太陽輻射可分為三個主要波段:
- 紫外線(UV,280–380 nm):對人體皮膚與室內家具有害,幾乎不提供照明效益。
- 可見光(VIS,380–780 nm):人類視覺感知的主要光源,是自然採光的核心。
- 近紅外線(NIR,780–2500 nm):攜帶大量熱能,是室內升溫的主因,但肉眼不可見。
- 紅外線阻隔率 > 85% — 有效阻隔近紅外線熱能,避免熱量穿透玻璃進入室內。
- 紫外線阻隔率 > 99% — 完全阻絕 UV 輻射,保護人體健康與室內裝潢不褪色老化。
- 可見光穿透率 ≈ 70–80% — 最大化保留自然光源,減少人工照明依賴,提升空間明亮度與視覺舒適性。

過去,玻璃的隔熱性能多造成可見光衰減或色偏問題(如玻璃泛綠、泛藍),影響建築美學與使用者感受。
LUCIH 的突破在於:
- 奈米級膜層:控制層膜的厚度與成分,實現光譜的精準調控。
- 抗反射設計:減少光線反射損失,進一步提升透光率與視野清晰度。
- 熱穩定性與耐久性:膜層經高溫固化與環境老化測試,確保在長期日照、濕熱氣候下仍維持性能不衰減。
1. 住宅空間:提升生活品質與節能帳單
- 大面窗景不再等於「烤箱效應」,孩子與長輩可安心享受陽光而不受熱浪侵襲。
- 減少窗簾遮蔽需求,空間更開闊通透,自然光促進生理節律與心理健康。
- 長期節省電費與冷氣維修成本,投資回收期約 3–5 年(依地區與使用強度而異)。
- 自然光環境已被研究證實可提升工作效率與專注力(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,2018)。
- 降低尖峰用電負荷,有助企業達成 ESG 與碳中和目標。
- 教室充足自然光有助學生視力保健與學習情緒穩定。
- 醫院病房引入柔和自然光,促進病患康復(研究顯示自然光可縮短住院天數)。
- 紫外線阻隔保護醫療設備與藥品不受光化學反應影響。
LUCIH 節能玻璃不只是「一片玻璃」,更是融合材料科學、光學工程與永續設計的介面。它重新定義了建築與自然光的關係——不再被迫在「明亮」與「涼爽」之間二選一,而是同步兼得。讓每一扇窗,都成為節能的起點、舒適的入口、與自然的橋樑。
LUCIH 節能玻璃 —— 光,自由進出;熱,止步於外。